• 索 引 号: SM00111-0700-2023-00047
  • 备注/文号: 明财购〔2023〕4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财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12-08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财政局 三明市公安局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来源:三明市财政局 时间:2024-01-02 10:37

各县(市、区)财政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为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及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公安厅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财购〔2023〕6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重点

  聚焦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以下内容:采购人倾斜照顾本地企业,以注册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投资者国别、经营年限、经营规模、财务指标、产品或服务品牌等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歧视待遇;代理机构违规收费、逾期不退还保证金;供应商提供虚假的检测报告、认证证书、合同业绩、中小企业声明函、制造商授权函等材料谋取中标;供应商成立多家公司围标串标,投标文件相互混装、异常一致,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投标保证金从同一账户转出等恶意串通行为。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四类”突出问题,明确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零容忍”,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做到以整治促提升。

  (二)坚持协同共治。加强政府采购监管的系统性、协同性,综合运用行业监管、部门协同、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强财政系统央地联动,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 投诉举报渠道,多措并举,形成监管合力。

  (三)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立足当前,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有针对性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治理,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工作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为统领,以《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等5个部门规章及相关配套制度办法为依据,按照行动方案统一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四、工作组织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本级政府采购活动开展重点检查,检查中发现的虚假检测认证报告线索移送市场监管部门核实,情况属实的,财政部门依法作出处罚;对供应商串通投标,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财政部门依法作出处罚。按照财政部制定的《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指引》和工作底稿范本(电子版另发)开展有关工作。

  五、工作安排

  (一)筛选名单(即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

  1.检查对象。按照要求,筛选确定被检查单位为:福建省明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亿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九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禹鑫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卓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2.检查项目范围。本次检查主要针对2022年1月1日以来启动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每家采购代理机构抽取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少于5个,确保检查项目覆盖本地区所有县(市、区)。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的政府采购活动,按照前述要求开展检查。

  (二)开展自查(2023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0日)。筛选确定的代理机构根据通知要求进行自查,重点包括存在采购文件设置差别歧视条款、违规收费或逾期不退还保证金、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问题,并整理被抽检采购项目相关的文件、数据和资料,形成自查报告一并报送财政部门。

  (三)书面审查(2023年12月1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财政部门按照工作指引对采购代理机构提交的政府采购项目资料和自查报告进行书面审查,初步梳理采购项目中存在的“四类”违法违规问题,按照统一格式编制工作底稿。

  (四)现场检查(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结合书面审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进一步对采购代理机构实施现场检查,调阅评审录音录像、发票、收款凭证、汇款凭证、转账记录等资料,询问相关人员,与采购代理机构做好充分沟通,由采购代理机构签字盖章确认工作底稿。

  (五)处理处罚(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的违法犯罪线索进行延伸检查,核实相关情况,依职权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各级财政部门在省级以上指定媒体上主动公开处理处罚信息,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各县(市、区)财政局汇总本地区处理处罚信息和典型案例,于2024年4月30日前报市财政局汇总;市财政局汇总我市处理处罚信息和典型案例,于2024年5月10日前报省财政厅汇总。

  (六)汇总报告(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5日)。各县(市、区)财政局形成本级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和先进工作经验,查找问题及不足,探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2024年6月7日前,各县(市、区)财政局形成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报送市财政局。2024年6月15日前,市财政局汇总形成我市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报送省财政厅。相关报告抄送同级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对政府采购领域倾斜照顾本地企业、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歧视待遇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应于2023年完成。2023年12月13日前,各县(市、区)财政局形成总结报告,至少选取1个典型案例报送市财政局。2023年12月15日前,市财政局形成总结报告,提炼典型案例报送省财政厅。

  六、工作要求

  (一)注重整治实效。各级财政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整治方案,周密抓好实施。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把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建立长效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整治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统筹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压实压紧工作任务。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信息报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县(市、区)财政局自2023年11月27日起每两周的周二前将有关整治工作进展、典型案例和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汇总报省财政厅。

  (四)严格时限要求。因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部分工作已在本通知发布前提前布置。各级财政部门务必严格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时间节点前及时完成相关工作。

  三明市财政局   三明市公安局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